地址:中國· 洛陽市洛龍區開元大道56號
郵編:471023
電話:0379-63219363、63255188
傳真:0379-63255188
郵箱:lysghy@sina.com
微信號:lysghy
黨的二十大報告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章節中提出“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”,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區域發展重大戰略,沿黃省市密切配合,實施以來成效斐然。本文從解讀國家、省市黃河規劃綱要角度為切入點,緊密結合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,深入剖析洛陽市黃河流域的特點及主要挑戰,提出整體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。
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,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。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美好藍圖,為洛陽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、賦予了重大責任,為洛陽建強副中心、形成增長極,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重振洛陽輝煌,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篇章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。
一、審慎認知黃河洛陽流域特點,發揮優勢,補強短板,夯實綠色發展根基
2021年,洛陽市常住人口706.9萬人,地區生產總值5447.1億元,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.88%,一二三次產業結構比4.8:43.7:51.5,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位居黃河流域城市前列,是黃河中上游經濟總量最大的非省會城市。洛陽社會經濟結構的現狀,既有優勢使然,也有短板制約的雙重影響。其優勢表現:
綠色生態托底聚勢。地處全國南北氣候分界線,地貌豐富,生物類型多樣,是中下游“最清澈的黃河”。擁有7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8個省級森林公園,森林覆蓋率45.5%,在黃河流域城市中位居第一梯隊,高于黃河流域19.3%和全省24.9%的平均水平。欒川是成為河南省第一家國家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。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洛陽段保護區面積2.4萬公頃,占全省35.29%。全流域綜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,洛浦公園、伊水游園、興洛湖公園、瀍河谷郊野公園等大型生態公園布局有度,是全國第一個“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城市”。
小浪底樞紐保衛黃河安瀾。地處我國地理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交界處,小浪底水利樞紐控制黃河全流域面積92.3%,調控黃河水量91.2%,可控制來水量近90%、來沙量近100%,使黃河下游堤防設防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,是確保黃河安瀾的核心環節。全市已形成以小浪底、西霞院、陸渾、故縣等水庫和伊河、洛河、瀍河、澗河等堤防工程為骨干的綜合水沙調控和防洪減災體系。
文明之光“宅茲中國”。洛陽是中華文明的搖籃,河洛文化是黃河文化的根與魂,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,是姓氏發源地和億萬客家人的祖籍地,多元文化思想和合共生。夏、商、周、隋唐、漢魏五大都城遺址造就“五都薈洛”盛跡,列入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。建成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、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,沉浸式文旅文創項目頻頻“出圈出彩”。文物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,文旅融合呈現新亮點,文化優勢十分凸顯。
制造名城勢頭強勁。洛陽是全國知名的老工業基地,工業門類齊全,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,形成了裝備制造、新材料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生物醫藥、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,擁有中信重工、中航光電等一批標桿領軍企業,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全省的1.5倍,具備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形成先進裝備制造業集群的先發優勢。
創新平臺要素薈萃。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,央企科研院所和軍隊科研機構14家,國家級創新平臺(載體)94家,省部級科研院所、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均占全省的1/3。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.83%,居全省首位。自創區、自貿區、高新區、綜保區、跨境電商綜試區多區疊加,各類新型研發機構、科技產業社區、2號智慧島全面建設,政策紅利不斷釋放,創新驅動力持續增強,能夠為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重要戰略支撐。
黃河流域洛陽段治理雖然取得了矚目的建設成就,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:
生態修復任務艱巨。地處豫西黃土丘陵區,水土流失總量大分布廣,仍有近4000平方公里土地亟待治理,占河南省的四分之一。伊河、洛河中上游尾礦庫分布集中,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任重道遠。黃河、伊河、洛河等干支流水生態功能仍有待提升,大氣污染防治形勢緊迫,欒川、嵩縣等部分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,水質量不高。
水資源短缺瓶頸凸顯。我市水資源總量不足、分布不均,人均水資源占有量402立方米,屬于極度缺水地區。農業、工業用水比重占總用水量的2/3,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5.1立方米,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.579,用水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“工程性”缺水問題突出,黃河干流水資源利用率不足60%。
水沙調控動力不足。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庫庫區泥沙淤積問題日益突出,小浪底攔沙庫容已淤積35億立方米,占設計攔沙庫容的46%,攔沙庫容淤滿后僅能長期依靠10.5億立方米庫容,調水調沙后續能力不足。黃河干流游蕩性河段河勢尚未完全控制,河道擺動問題仍未徹底解決,存在洪水風險。
轉型發展創新不足。傳統產業比重偏高,高技術產業比重偏低,不少產業處于產業鏈的前端,價值鏈的低端,既有轉型的壓力,也有升級的潛力。市場活力、社會活力、基層活力不足,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;農村發展總體滯后,鄉村振興尚未全面起勢;城市平臺功能總體薄弱,聚合創新資源能力亟待增強;文旅融合發展有效抓手不足;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方面優質資源存在短板弱項,社會治理領域存在薄弱環節。
二、聚焦五大課題,促進黃河流域洛陽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
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,認真深入地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,充分把握我市黃河流域特點,發揮比較優勢,從生態保護、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、黃河安瀾、高質量發展、黃河文化保護和傳承五個方面對標對表,系統發力,久久為功,立足流域,辯證思考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。
(一)探索生態價值實現機制,打造美麗中國洛陽樣板
黨的二十大提出,推動綠色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我市生態發展區占全市面積的55%以上,南部地區怎么發展就決定了全市的生態發展質量,也決定了我們能不能落實好總書記生態保護的重要要求。生態發展區的發展質量是我市黃河戰略重要的任務,也是全流域的一個重大探索,對整個黃河流域來說意義非凡。
一是加快我市GEP(生產系統生產總值)試點,建立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體系。制定自然資源產權制度,探索開展林權、水權、碳匯、排污權、生態補償等交易。搭建碳中和交易系統,謀劃布局黃河流域碳匯小鎮,研究制定區域生態補償機制,在有條件區域探索推廣工業碳效碼和個人碳匯賬號等。二是探索“兩山銀行”實體化運營。借鑒麗水、撫州經驗成立“兩山銀行”,深化“兩山銀行”運營機制研究,將我市優勢生態資源或生態產品進行集中收儲、流轉、打包,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營,實現生態資源和生態產品價值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。三是推動“產業生態化”和“生態產業化”發展。依托清潔空氣、潔凈水源、適宜氣候等本地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,發展現代生物醫藥、生態農產品、文旅產業等,建設全產業鏈布局的生態產業集群。完善技術創新機制,采用“揭榜掛帥”等方式,集中開展生態產品開發利用和價值實現的技術攻關。四是完善生態品牌塑造機制。建立區域公共品牌、產業品牌、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四位一體的生態產業品牌體系,提高優質生態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美譽度。五是大力發展“生態飛地”產業。以我市生態優勢積極開展招商,吸引生態環境型企業入駐,共享生態優勢紅利。
(二)加快新舊動能轉換,爭創國家未來產業示范基地
一是搶風口,固長板。著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,積極融合國家乃至全球產業鏈、供應鏈上游,大力發展風口產業同時,聚焦有色金屬、裝備制造、化工、建筑等領域減碳和創新協同,共建雙碳經濟國家產-學-研集群;二是優化市域重大生產力布局。遵循整體統籌、優勢互補、綠色集約的原則,推動區域生產力圈層式布局、點軸式發展,形成“圈層+都市化泛產業園+產業新城”的差異化生產力空間布局,加快構建“一廊引領,兩翼協同,三圈聯動”的市域生產力總體戰略格局。發揮都市核心區、環都市區、生態發展區比較優勢,推動區域生產力布局優化,重建重塑高新區,推動一區多園發展,加快伊濱科技城建設,謀劃伊洛未來城、嵩山科學城等重大未來產業平臺,爭創國家未來產業示范基地。三是建設黃河流域雙碳樣板區。持續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積極發展風電、光伏發電等新能源,著力提升煤炭、油氣等傳統能源清潔低碳開發利用水平,積極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、天然氣等低碳化石能源替代煤炭等高碳化石能源,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供應格局。
(三)創新城鄉融合發展新型模式
我市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突出,城鄉收入倍差遠高于周邊地市,推動我市新型城鎮化,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要求,高質量提交洛陽答案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,一是采取非均衡發展模式,推動更高水平均衡發展。統籌城市提質和鄉村振興,梯度化推動新型城鎮化,高水平推動新型工業化。二是深度融入區域城市群、都市圈的區域協調發展。積極探索構建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,加快洛濟深度融合發展,不斷增強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的輻射帶動能力。三是加快都市核心區提質擴容。提升伊濱科技城發展品質,提升孟津、偃師的都市化水平,聚焦產業圈層化協同,交通同城化聯通,培育增強伊川、新安、宜陽組團的綜合承載力,加強產業發展所需的要素統籌,高水平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。四是培育一批特色集鎮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發展洛河市域地理氣候與農業機械現代化優勢,發掘河洛鄉村文化內涵,打造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。
(四)強化水資源約束與城市產業發展協同
堅持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產,加強農業節水增效、工業節水減排、城鎮節水降損,加快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。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,嚴控新增高耗水項目,實施水資源用途管控、節水控水行動,深度推進農業節水增效、工業節水減排、城鄉節水降損等節水重點行動,大力發展非常規水源,到2035年洛陽市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7.3立方米以內。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,加快引黃入洛、引畛濟澗、陸渾水庫、故縣水庫、前坪水庫、新安提黃六大引用水示范工程建設,構建南北調配、東西互濟的水資源宏觀配置格局,加快推進前坪水庫灌區、故縣水庫灌區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,強化城市應急供水水源保障,增強水利公共產品供給和水安全保障能力。
(五)突顯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洛陽擔當
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,明確提出“推進文化自信自強,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”,其中再次提出“加大文物和文化遺址保護力度,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,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”的總體要求。我市應統籌文化資源,將五大都城遺址統一考慮,做頂層設計,分期分類推進,建議以五大都城遺址為依托,設立中華文明起源保護與展示區,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區,加快隋唐城宮城區、漢魏故城等列入國家“十四五”重大文化項目實施,探索大遺址保護利用新模式,叫響洛陽考古品牌,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上謀劃更多保護和創新利用類項目。
彰顯河洛文化根源性。以國際大視野審視河洛文化,從新時代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需要賡續河洛文化內容,創新河洛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的考古與社科理論研究工作,加快“河洛學”系統研究和應用,鼓勵各類相關學科、實踐基地、研究成果不斷采用新技術新手段,多學科交叉融合,復合迭代升級,打造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核心承載區。
搶占沉浸式文旅元宇宙新賽道。加快貫通隋唐城天街,發展中州路等“創意大道”為主體,搶抓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機遇,完善文化產業政策,依托東方文創園、天心文創園、古都科創園、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、龍門文創園等文創園區及河科大、洛陽理工、洛陽師院等高校創意產業帶,積極發展數字影視、網絡視聽、數字出版、創意設計、動漫游戲、電子競技、精品演藝、實景游戲、數字文博等文創產業,打造具有鮮明洛陽特質的數字文創產品。引入一批國內知名數字動漫、內容創作、數字傳播公司,壯大MCN(多頻道網絡)創作機構、平臺用戶數量和能級,打通文旅KOL(關鍵意見領袖)聯盟矩陣,推進5G、VR、AI、大數據、元宇宙等新技術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。
創新文物活化利用現代模式。強化大遺址的核心文物資源地位,依托二里頭遺址、偃師商城遺址、東周王城遺址、隋唐洛陽城遺址、漢魏洛陽故城遺址、邙山陵墓群大遺址及生態空間,植入文化展示、文化創意、文化主題樂園、文創總部經濟等業態,建設大遺址文化生態綠芯。創新黃河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運營模式,加快二里頭、萬里茶道申遺,推動龍門石窟、大運河、絲綢之路等世界文化遺產與周邊區域聯動發展,建設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。增強博物館數字化服務、創意化展示,開展沉浸式研學體驗。
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。推進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建設運營,籌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,建設唐三彩燒制技藝、中國唐楷書法、新安紫砂、澄泥硯、洛邑古城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村鎮、街區。打造一批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主題旅游線路、研學旅游產品、演藝作品及特色景區。鼓勵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文藝創作和文創設計,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,拓寬產品推廣和銷售渠道。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企業拓展國際市場,支持其擴大產品和服務出口。
聲明:文中觀點僅代表學術研討
洛陽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
All rights reserved.Copyright ? 2009 洛陽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
地址:中國· 洛陽市洛龍區開元大道56號 郵編:471023 豫ICP備11017757號
豫公網安備41031102000764
電話:0379-63219363、63255188 傳真:0379-63255188 郵箱:lysghy@sina.com 微信號:lysghy